科学实施育成鸡日粮过渡策略,确保营养均衡
亲们,咱们聊聊养殖那些事儿!在养鸡这个行业,有一句话叫“养鸡先养料”,这可不是虚的。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育成鸡日粮过渡策略,怎么才能做到营养均衡,让鸡儿们长得壮、产蛋多。
传统饲养法的“坑”
以前咱们养鸡,都是0~6周喂雏鸡日粮,7周后就开始喂育成鸡日粮。这育成鸡日粮的能量、蛋白水平都低于雏鸡日粮,比如ME从11.91MJ/kg降到11.70MJ/kg,P从19.0%降到15.5%。这种方法不考虑每个鸡群的个体差异,对那些体重、胫长不足的鸡群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
传统饲养法的三大弊端
6周体重达标难如登天,一旦变日粮,产蛋性能就差了。就算体重达标,继续喂雏鸡日粮到8~10周,也不过是每只鸡多消耗2枚左右的蛋的成本,但实验证明这种投资是利大于弊的。最后,体重大的育成鸡,尤其是16周前体重大的鸡,产蛋性能好。16周前体重小,16周后“补偿”增重的鸡大多是体格小而肥的鸡,产蛋性能也不行。
科学实施育成鸡日粮过渡策略
那么,怎么科学实施育成鸡日粮过渡策略呢?根据目标体重、胫长的上限来更换日粮类型。比如,褐壳鸡6周的标准体重是440~500克;白壳蛋鸡是360~400克。以10周前体重、胫长同时达标,育成后期以体重达标为主来调整日粮。最后,培育16~18周体重大的鸡群有利于高产。研究表明,给体重轻的鸡组喂高营养日粮),也不如体重大的鸡喂低浓度日粮)的产蛋性能好。
数据支持观点
根据我国2004年的饲养标准,7~8周继续采用雏鸡日粮标准,此后应用育成鸡标准。9~18周的ME是11.70MJ/kg,CP是15.5%。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科学实施育成鸡日粮过渡策略,对鸡群的成长和产蛋性能至关重要。
个人经验与见解
我养鸡多年,深知这个过渡策略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我会根据鸡群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日粮配方,确保营养均衡。比如,在育成期,我会适当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以保证鸡群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在产蛋期,我会逐渐降低蛋白质含量,以减少脂肪的积累,提高产蛋率。
科学实施育成鸡日粮过渡策略,是确保鸡群营养均衡、提高产蛋性能的关键。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启发,让我们一起为鸡儿们的健康成长努力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