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蛋鸡掉蛋频发,探究原因
作者:茶韵耕夫•更新时间:15小时前•阅读0
亲们,冬天到了,不少养殖户朋友们的蛋鸡似乎也感受到了寒冷,掉蛋现象频繁发生,真是愁坏了大家!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咱们来看看掉蛋鸡的大致症状都有哪些:
症状概述
1. 大群采食量、精神、粪便正常,但早晨鸡冠发紫,中午恢复正常,蛋壳颜色和质量正常,产蛋率下降约20%。 2. 个别鸡只甩鼻,流鼻液,呼噜声增多,采食量下降,产蛋率快速下降,蛋壳变浅,变薄,蛋重减轻。 3. 突然出现蔫鸡,产蛋率下降20%-30%,蛋壳变薄、变浅,伴有卵黄性腹膜炎。 4. 白天采食正常,夜间呼吸道音增多,采食量下降,产蛋率下降,持续一周左右,蛋壳质量差,出现软皮蛋、沙皮蛋。 5. 上午产蛋量少,下午增多,蛋壳颜色变浅,有软壳、沙皮蛋的出现。 6. 产蛋率下降幅度不大,但波浪式变化,蛋壳颜色正常。原因分析
根据一线走访调查,掉蛋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病理因素和饲养管理因素两大类。疾病因素
一、支原体感染。冬季鸡舍封闭,通风换气不足,干燥的环境导致鸡群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原体。 二、新城疫。180-280日龄鸡群,新城疫抗体较低,开产后抗体流失较快,未及时补充抗体,易引发新城疫。 三、支气管炎。鸡群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掉蛋后恢复期,出现白皮蛋、沙皮蛋、太阳蛋等。治疗误区
1. 误诊为温和型流感,导致蛋率猛下滑,经济损失严重。 2. 对鸡群抗体不了解,乱补抗体,乱用疫苗,未及时终止疫情蔓延。 3. 未解剖看内脏病变,无法确诊,治疗延误。饲养管理因素
一、育雏期、育成期饲养管理不善。饲养密度过大,生长缓慢,体成熟和性成熟晚,开产及产蛋高峰形成晚。 二、冬季环境温度低,鸡舍内外温差大,通风不良,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浓度高,影响鸡群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 三、光照不足,性腺机能减弱,卵泡形成慢,促使产蛋减少。 四、饲料、饮水供应不足,能量及蛋白质不足。 五、产蛋高峰期后换料过快,应激反应大,影响采食和营养吸收。 六、鸡群突然受到应激,如异常声响、光影、注射疫苗等,引起产蛋率下降。综合防控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1. 改善环境条件,保证通风、温度和湿度。 2. 加强营养水平,保证饲料、饮水供应充足。 3. 定时检测抗体水平,根据情况补充疫苗。 4. 提高机体自身体抗力,减少应激因素。 希望以上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愿大家的养殖事业越做越好!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