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种鸡产蛋后期管理:关注营养、环境、疾病预防
种鸡产蛋,就像一场马拉松,从高峰期到后期,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高峰期和中期,管理者们像呵护宝贝一样,细心照料。但一旦高峰过去,往往就放松了警惕,导致产蛋后期的鸡群没发挥出应有的实力。要想让种鸡的生产效益最大化,就得转变观念,加强产蛋后期的管理,别让产蛋周期过早结束。
1. 饲喂有度,消耗降降降
产蛋后期管理,关键就是限制饲喂,防止母鸡过肥影响产蛋。怎么操作呢?先从每只鸡日耗料减少2.5g开始,观察5~7天,看产蛋率下降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再减1~2g;如果还是没问题,再减3g。这样既不影响产蛋,又能减少饲料消耗,还能减少换羽和防止鸡体过肥。如果产蛋率下降太快,得赶紧恢复饲喂量,别让生产性能降低。实践证明,减料最好在产蛋高峰过后的4~6周,产蛋率较高峰期下降4%-6%时进行。
2. 四季更替,营养调整
产蛋鸡后期日粮营养,要根据季节变化而调整。夏天热,就少喂能量饲料,多喂蛋白质饲料,还得补充维生素C和碳酸氢钠;冬天冷,就得适当增加能量饲料,提高饲料的代谢能水平。
3. 钙和维生素D3,补得恰到好处
产蛋高峰过后,随着产蛋率下降,能量蛋白质水平可以适当下调。但蛋重增加,鸡体对钙的需求也增加。建议每天下午3~4点,在饲料中额外添加贝壳粉,加强夜间形成蛋壳的强度,改善蛋壳质量。同时,添加维生素D3能促进钙的吸收。但要注意,别让鸡只采食量过低造成产蛋下降,也别让贝壳粉过量添加,影响日粮适口性,导致采食量下降。
4. 刺激采食,食欲满满
国外资料证明,为了保持鸡群旺盛的食欲,可以在喂料时留有一定的空槽时间,防止饲料长期存放,避免鸡产生厌食和挑食的习惯。同时,根据鸡群的“动态采食”现象,边喂边匀,使料均匀分布于料槽里。喂料后约30分钟左右要匀一次料,因为鸡在喂料后的前10多分钟内采食很快,之后就会挑食勾料。这种“留空槽刺激采食”的做法,在产蛋后期可以实施,但在产蛋高峰期不建议使用。
5. 定期称重,掌握动态
管理者往往注重育雏育成乃至高峰阶段的称重,而忽视产蛋后期的鸡群称重。这个阶段的体重变化,对降低日耗、减少死淘和维持产蛋平稳下降有很大指导意义。产蛋后期的鸡群称重大可不必每周进行,可相隔半月或者一月进行。根据数字变化,结合产蛋曲线,综合考虑日粮中相关营养的调整。
6. 及时淘汰,提高产蛋率
产蛋后期,鸡群经过一段紧张的产蛋阶段后,生理上不能满足平均每日52g左右蛋重的支出,在产蛋下降的同时,容易发生猝死综合征及腹水综合征而导致死淘增加。这时要及时调整鸡群的均匀度、淘汰无饲养价值的低产鸡,以提高产蛋率,降低成本。
7. 疫病预防和环境控制相结合
产蛋后期,鸡舍长期使用,粪便集中,有害气体浓度高,空气质量差,各种细菌病毒滋生,容易引发大群的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种鸡产蛋后期可能因免疫时间过久,抗体水平下降而引发传染病,或因为管理不善致使种鸡寄生虫病的发生。因此,这阶段应做好种鸡群的环境卫生和带鸡消毒工作,以增强鸡群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须根据抗体水平的变化适时补免,保证机体抗体水平均匀有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