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初春鸡场通风关键在控制温差,确保空气流通

  哎呦,咱们养殖户朋友们,是不是总觉得冬天冷夏天热,通风管理那是必须的重点季节?春秋天温度适中,通风不冷不热,应该最容易搞定了,对吧?其实啊,这种想法有点误区哦!尤其在季节交替的时候,外头温差大得很,通风管理不跟上,鸡群容易感冒,呼吸道疾病就跟着来了。这也是春秋季节容易得传支、流感、新城疫的原因之一呢!

初春鸡场通风关键在控制温差,确保空气流通

一、季节转换时易发生的问题

  春天来了,白天暖和,晚上凉快,咱们就以为这个季节通风最轻松了。可是,问题来了,很多鸡场在季节转换时都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

  鸡舍侧墙进风口数量不够,这样就没有足够的过渡通风系统。

  通风系统用错了,本来应该用过渡通风系统,却换成了纵向通风系统,结果通风过度,鸡群应激。

  然后,纵向进风口关闭时密闭性能不好,白天用纵向通风,晚上冷了却不能用最小通风,空气质量差。

  还有,过渡通风系统不是完全自动控制,很多随机性问题影响通风效果。

二、最小通风系统

  当鸡舍温度达到或低于设定温度时,我们开一部分进风口,风机由定时钟控制,只有设定好定时循环,才能满足鸡群需求,提供良好空气质量。侧墙进风口由负压控制,空气流向屋顶中间,既能利用屋顶热量,又能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身上,根据需要开启加热系统。

初春鸡场通风关键在控制温差,确保空气流通

  使用最小通风系统时,要密封好纵向进风口,否则系统就不好运行。白天温度高用纵向通风,晚上温度低需要用最小通风时,一定要密封严纵向进风口。鸡舍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风机不再由定时钟控制,而是连续运转,进行过渡期通风。

三、过渡通风系统

  过渡期通风介于最小通风和纵向通风之间,增加侧墙进风口数量,混合使用最小和纵向通风风机,空气从侧墙进风口进入鸡舍,既能让更多空气进入,又没有纵向通风的风冷效应,避免鸡群应激。在转换到纵向通风之前,可以运用较长时间的过渡通风系统。

  过渡通风系统是鸡舍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时,打开所有侧墙进风口,最小通风系统的风机不再由定时钟控制,而是连续运转。所有用于最小通风系统的进风口都打开,有时可以使用部分纵向通风的风机。

初春鸡场通风关键在控制温差,确保空气流通

四、过渡通风的管理

  鸡舍温度在设定温度以下时,使用最小通风系统。只有舍温一直在设定温度以上时,才能使用过渡通风,这时舍内空气流动加大,鸡群容易趴在地上,所以要根据鸡群表现来判定开启几台风机合理。更需观察鸡群行为,不能只看温度计。

  达到最大过渡通风量时,鸡群还表现出太热,才能转换到纵向通风系统。不要只根据温度计就转换,否则过早转换,鸡群会受冷应激,着凉,表现趴在地上不愿动,活跃性变差。

  每次改变通风设定后,管理者应亲自待在鸡舍,最好等20分钟左右,观察鸡群的活跃情况是否更好,这样才能确定通风设定是否合理。大部分管理者只根据经验告诉工人调节通风系统,未继续观察鸡群表现,这种做法不可取。

  春秋天白天温度较高,一般需要过渡通风或纵向通风,晚上温度降低又要转换成最小通风,这样来回转换通风系统,鸡舍具备自动控制能力最理想。实际生产中很少实现自动控制。晚上使用最小通风时,应适当密闭纵向通风进风口,管理好定时钟循环时间,确保舍内空气质量良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