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蛋鸡养殖需关注保暖、通风、饲料营养均衡及疫病防控
作者:农园隐客•更新时间:16小时前•阅读2
1. 及时调整鸡群,淘汰“懒蛋”鸡
在冬季,200日龄左右的鸡群会表现出一些明显的变化,比如冠萎缩、耻骨收缩、羽毛紧收、腿部皮肤发干,胸肌薄而腹部下垂呈企鹅状。这些鸡淘汰后,不仅能节省饲料,还能提高产蛋率,防止其他疾病的传播,减少投药次数。所以,养鸡朋友们要留意这些细节,及时调整鸡群。2. 提高饲料能量,让鸡群更有活力
冬天温度低,鸡群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维持体温。因此,应适当提高饲料中的能量,多添加一些油脂、玉米等高能量饲料。如果自己配料,要注意原料来源和成分含量的变化,避免出现采食正常或超常,产蛋率下降等问题。建议采用合理的全价料,再适当加一些能量饲料。3. 鸡舍保持适温,让鸡群安心产蛋
产蛋鸡要求温度范围是8~27℃,最适宜温度是13~24℃。冬季外界气温低,应提高鸡舍温度,可采取保温措施,如生火炉、堵严窗户等,一般最低应保持在8℃以上。这样,鸡群才能在舒适的环境中安心产蛋。4. 保持光照恒定,让鸡群保持活力
光照对鸡的性成熟、排卵及产蛋有决定性作用。一般要求产蛋期光照每天保持16小时。冬天日照短,阴天雾天应及时开灯补充光照。同时,要注意防灯泡变脏后光照强度减弱,尽量做到光线均匀一致。5. 保持适当湿度,让鸡群远离疾病
产蛋鸡要求湿度范围是50%~70%,最适湿度是60%~65%。湿度过低易使鸡体脱水和引发呼吸道病;湿度过高,常常使鸡舍空气污浊,而易引发各种疾病。冬天舍内相对湿度大,因此必须在保持温度的基础上调节湿度。6. 勿忘通风换气,保证鸡舍空气质量
冬天鸡舍密闭较严,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可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病、传支、传喉、鼻炎、大肠杆菌病等。每天应适当打开天窗换气或设置排气扇,防贼风侵袭。同时,做好环境消毒,消毒药交替使用,如速洁、千毒灭防止各种病毒、细菌的传播。7. 合理投药防病,确保鸡群健康
不盲目用疫苗,不随意加大疫苗的使用倍数,以免造成免疫失败或免疫麻痹,避免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当发病时应及时治疗,以免增加死淘率和加大用药投资等。入冬以后,对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选择高敏药物,以便及时控制病情,同时防止支原体、新城疫、禽流感等更严重疾病的继发感染。8. 尽量减少应激,让鸡群保持稳定
鸡舍建筑坚固,以防狂风造成的巨大声响,同时应避免犬、猫、鼠、鸟类的窜入。在应激情况下,可在饲料中添加0.02%~0.04%的维生素C,同时用维力饮水。9. 供给洁净饮水,保证鸡群健康
水是鸡生长发育、产蛋和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参与机体的整个代谢过程。冬季一般为饲料采食量的2倍;饮水不足可使产蛋下降2%~10%,并且蛋重减少。每天应清洗饮水器,保证水质良好,创造高产的饮水环境。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