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高峰期饲养管理,需关注营养、环境、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
蛋鸡产蛋高峰期,那是咱们养鸡人最欢喜的时候,也是咱们最得意的时刻。但是,要让这个丰收期持续更久,效益更高,咱们得下点功夫,来点实实在在的管理。
Part.1:环境条件的稳定性
母鸡从开产到高峰期,这是一个大变化,也是一个考验咱们养殖技术的过程。高峰期,母鸡代谢最旺盛,物质转化最快,抵抗力相对较弱,精神亢奋,易受应激影响。要是管理不当,高峰期一过,全年的产蛋量就受影响了。所以,咱们得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最佳温度:母鸡产蛋的最佳温度是13-23℃。高温对产蛋极不利,气温在30℃以上,产蛋率会急剧下降;气温在16℃以下,饲料利用率开始下降。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要保暖。鸡舍设计要规范,通风良好,光照布局合理。
2、居住舒适:鸡舍或鸡笼要保证鸡舒适,才能提高产蛋潜力。笼养密度与产蛋母鸡死亡率的关系密切,每笼养鸡数增至5只时,有22.50%的鸡在约305日龄前死亡。
3、严禁并笼:产蛋期的母鸡最敏感,不能并笼也不能合群。
4、通风良好:高峰期是耗氧量最多的时期,要保持舍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
5、光照稳定:光照程序一定要稳定,任何微小的变动,都会引起产蛋量的波动。
6、营养均衡:饲粮营养水平及饲粮配合,在产蛋高峰期不能随意变动。
Part.2:控制好供水系统
新鲜的空气和足够卫生的饮水,是任何生物的基本要求。控制供水系统的要求是:保证饮水卫生、不断水和不“跑水”。鸡吃了水浸泡过的或变质饲粮,不仅影响产蛋量,还会诱发疾病。
目前,规模化饲养的蛋鸡场,一般采用乳头式或槽式饮水装置。关键在于购买设备时,要选用合格产品,安装要认真。
Part.3:保持操作的有序性
产蛋期日常管理有:开灯、关灯、开水、关水、擦水槽、均料、集蛋、平关风机及带鸡消毒等,要求时间固定,按规定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以减少应激。
Part.4:投料与均料的要求
了解鸡的采食习性,有助于更科学的饲养。采食高峰出现在傍晚,傍晚采食量是决定鸡采食频率的主要因素。产蛋期,一般日投料2次,早上最好在开灯后和日产蛋高峰前,下午投料应放在绝大多数母鸡产完蛋之后。
Part.5:产蛋习性与定时拣蛋
1、产蛋习性:掌握母鸡产蛋习性,对加强管理、降低蛋的破损率和减少食蛋癖的发生均有好处。产蛋箱应放在舍内南墙下,日产蛋高峰上午9时至下午3时,更应保持鸡舍安静。
2、定时拣蛋:蛋的形成和母鸡产蛋周期是有规律的,这就决定了鸡群每天产蛋时间的规律性。定时拣蛋是为了掌握生产情况和便于对比分析,也是为了减少对鸡群的干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