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关键在精准调控温湿度,确保动物健康生长
良好的养殖管理,就像给种子浇灌甘露,能让它们茁壮成长。在畜牧养殖的世界里,这句话同样适用。你知道吗?70-80%的疾病可以预防,而这,正是高效养殖的关键所在。就像鸡苗是种子,养殖管理就是土壤,再好的种子,没有适宜的土壤,也无法开花结果。
温度:育雏的“生命线”
小鸡刚出壳时,体温可高达39-40度,7-10天接近正常。但前3周的小鸡,自身调节体温的功能较弱,对外界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就像几个月大的婴儿一样。这时,就需要依靠舍内的环境温度来维持。不同的育雏方式,温度要求也不同,网上育雏、平养育雏、火炕上育雏,温度控制各有讲究,温度计的悬挂位置也不尽相同。关键是要保持温度相对稳定,因为温度关系到鸡的健康和饲料利用率。
锅炉供暖时,要注意舍内各地方温度基本相同,温差不要超过1度。特别是水暖风机附近,温度通常偏高,有时供温暖停供温之间相差5度,要注意遮挡。温度过高,小鸡易脱水,羽毛生长不良,饮水过多,采食量减少,拉稀便,成长缓慢。长时间如此,体质降低,抗病能力低下。温度过低,卵黄吸收不好,抗体水平低,易导致呼吸道疾病,同时增加饲料消耗量。
温度的“四重奏”
温度细分有四个表达方式: 1. 舍内空气温度 2. 物体表面的温度 3. 体感温度:与风速、温度、湿度有关,是反映机体对外界温度是否适应的目标 4. 惯性温度:锅炉供温
高手支招:温度的“金标准”
鸡舍内温度的把握,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可做参考,主要以鸡群的实际分布情况为依据。温度计应计量精确,垂直悬挂于舍内,末端与鸡背相平。鸡舍三分之一、三分之二和二分之一处各有一个温度计,在鸡舍温度比较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易于影响鸡的食欲和运动。
育雏时,特别特别头7天,鸡群温度适宜的目标:鸡群中有15%左右的鸡张口呼吸——不是急喘呼吸,少部分鸡伸脖趴在网面或地面上,在舍内如星状分布,但若湿度低,温度达37度仍挤堆,就像冷,不宜再强调温度适宜目标,应以加湿到30天左右有5%左右的鸡张口呼吸,分布均匀。35天后即能够稍低点,但对于老养殖户,建议直接看鸡的情况就行,一定要记住那种最好的温度情况,至于每天降多少度,夜晚的温度比白天高1度还是2度,一切以鸡为准。特别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换班,假如都按这个管理就会减少很多温度失误。
育雏温度低,前期死亡率偏高;后期温度过高,成长缓慢,只把温度作为一个数据来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必须根据鸡群情况给予适宜的温度。温感探头被鸡压在身下和掉在地上的两个实例以及冬天温感探头在前端水暖风机周围,远端水温低——形成前后温差大
季节温差:应对之道
春末、夏日、秋初温差过大,后中期锅炉供暖时尽量降温慢点,即舍内采用高一点温度,以人为减小夜晚和白日的温差,或采用逐步增加温差的办法让鸡适应低温和温度的稍大波动。另外,换羽期温差不要太大。
温度控制,是畜牧养殖中的“必修课”。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才能让鸡儿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我们带来丰厚的回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养殖高手,让畜牧养殖之路越走越宽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