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算账,鸡群养殖需关注饲料成本、疾病防控、生长周期等多方面因素
明日立秋,鸡群管理要注意啥?
秋风送爽,天气渐凉,明日立秋。然而,对于养殖户来说,鸡群管理却不能掉以轻心。今年夏天,高温高湿的天气让鸡群疾病频发,肠道湿毒过多、拉稀拉血反复、原料霉菌毒素感染严重、肝脏疾病频发、无名原因的鸡群蛋壳发白、掉蛋等问题,让养殖户头疼不已。秋天到了,鸡群体质尚未完全恢复,如何做好入秋后的饲养管理,让鸡群快速恢复蛋重,提升高峰维持时间和产蛋周期,成为了当务之急。
那么,入秋后的鸡群管理,我们该关注哪些方面呢?
1、夏季蛋鸡体重的下降: 由于防暑降温条件限制、技术落后等原因,夏季鸡群营养摄入普遍不足。为了维持繁殖本能,鸡群不得不动用体脂用于产蛋,导致体重严重下降。据测算,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蛋鸡在每年的6-8月之间,体重普遍下降0.4-0.6斤/只。
2、免疫不及时,体质差: 夏季过后,鸡群体质普遍较差。如果未能及时免疫新城疫、禽流感H9、H5等疾病,鸡群抗体水平较低、整齐度差,容易导致鸡群发病。
3、昼夜温差大,容易得病和降蛋: 立秋后,昼夜温差常相差10℃以上。开放、半开放鸡舍因硬件建设限制、关、闭门窗不及时等原因,容易使鸡受寒而激发感冒等呼吸道疫病;一些体质较弱的鸡也因为对较大温差的不适应而停产,尤其容易发生在玉米收获后的某些时间段。
所以,做好入秋后的6大管理,避免蛋鸡“秋后算账”,至关重要!
第一:体重管理
经历一个夏天,鸡群体重透支比较多。要想恢复蛋重产蛋率,恢复体重是第一位的。体重不恢复,蛋重很难回到标准,体重上不去,产蛋率更难恢复。
为了让鸡多吃饲料,并随时检测蛋重和蛋形指数,对于高峰期鸡群或者刚开产鸡群要做好定期称重。根据体重轻重情况,及时调整配方和优化管理措施!
第二:寄生虫管理
秋季是蛋鸡寄生虫肆意发展的季节,尤其是绦虫和球虫。鸡群过料、拉稀、尿酸盐粪便增多、肠道菌群紊乱、鸡冠子苍白、鸡蛋破口发脆等问题,都可能是绦虫在捣乱!
第三:肝肾管理
经过炎热夏季,蛋鸡肝肾代谢功能降低,也由此出现了很多鸡群都有歇窝现象。肝脏肾脏代谢能力下降,减少了25羟基胆钙化醇的合成,这一物质缺乏了会影响钙的沉积,会造成蛋壳质量差,破蛋率高。可以使用肝肾的中药制剂和优质鱼肝油进行调理。
第四:抗体管理
整个夏天的体能消耗,体重透支大,但最重要的透支是抗体透支。体质能不能快速恢复还要取决于体能内抗体的多少。很多鸡群在夏季为了维持蛋重和对抗高温,已经将抗体消耗一空,所以会出现鸡群抗体均匀度偏差,体质差和体能储备不足的鸡群,如果有强烈应激,鸡群马上传染发病!
第五:光照管理
秋季,自然光照时长越来越短。强度也越来越弱。很多高峰期鸡群需要确保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以刺激鸡体内激素分泌维持高产蛋率。对于刚过350天鸡群,体内雌激素分泌不断减少更要及时调整灯光亮度,适当增加光照时间。
第六大管理:霉菌毒素防控
霉菌毒素是万病之源,当前很多肝脏疾病都和霉菌的推波助澜有很大关系。务必在鸡群前期就开始抓好霉菌毒素防控,不用发霉玉米,做好水线清理,控制油脂质量,做好清理料槽防止饲料霉变,定期从饲料里添加脱霉解毒剂。
秋季鸡群管理,看似复杂,实则关键在于关注细节,做好每一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鸡群顺利度过秋季,实现高产、稳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