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畜牧养殖模式,打造专业化育雏育成鸡舍
喔哟,各位养殖户朋友们,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鸡儿们住得舒舒服服的大事儿——创新畜牧养殖模式,打造专业化育雏育成鸡舍!随着蛋鸡养殖的蓬勃发展,咱们农户们也开始意识到,传统的雏鸡、蛋鸡混养模式,不仅防疫难度大,管理起来也是费心费力。这不,北京、东北、山西、湖北、河南等地的养殖大户们,纷纷开始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育雏育成舍,不仅提高了鸡群质量,还减少了疾病的发生,养殖效益更是直线上升!
哎呀,说起这事儿,还得感谢峪口禽业,他们了三十年的规模化、标准化雏鸡舍建设经验,给大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下面,我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适合养殖农户的群体,以及规模化、专业化育雏育成舍的建设规划。
一、适合养殖农户的群体
适合的养殖户朋友们需要有4年以上的蛋鸡养殖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要有较强的经济基础,这样才能保证养殖过程中的投入。再者,技术、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也要强,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后,建议饲养规模为每栋1万只以上,这样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二、规模化、专业化育雏育成舍建设的基本规划
1. 场址选择:要避开养殖密集区,以免交叉感染。水质要好,这样才能保证鸡儿们的健康。如果与蛋鸡舍在同一场区,最好离蛋鸡舍100米以上,以免互相影响。
2. 饲养模式:推荐采用“育雏育成”一段式饲养模式,饲养周期为16-17周。
3. 鸡舍建筑:每栋鸡舍饲养量1-2万只,密闭式鸡舍,四列三层阶梯式笼养,水泥地面,墙面白水泥批白,采用锅炉集中供暖,乳头饮水,自动喂料、通风、光照、清粪等系统。
三、规模化、专业化育雏育成舍具体土建及设备选型
标准化育雏育成舍建筑设计
推荐采用四列三层五个过道,实际笼位16000只,鸡舍建筑面积804.6平方米。鸡舍长62.18米,宽12.94米,屋檐高2.7米,屋脊高1.2米。
标准化鸡舍土建
1. 地基:冻土层以下,基础深1.2米,基础砌砖由50厘米宽经两步放脚到37墙,鸡舍内外高差0.3米。
2. 墙体:墙体厚度37墙加5厘米厚保温层,砖混结构,砌筑砂浆M5。墙体高度2.7米,高出最上层鸡笼0.8-0.9米。
3. 屋面结构:屋面为双坡式100mm彩钢板屋顶;大坨跨度为12.57米,间距5.5米;柁的上弦为20号工字钢,中间用20厘米×20厘米、厚1厘米的钢板将工字钢两面对帮焊,下弦为直径1.8厘米的钢筋,中间用花篮螺栓链接;檩条为100C型钢,单坡檩条7根。
4. 舍内土建:粪沟宽度1.8米,走道宽度1.0米。粪沟垫层C15砼,粪沟前面深0.27米,粪沟3%向后放坡,后面粪沟深0.45米,粪沟与地面水泥沙浆面层。鸡舍内部墙面、走道表面、粪沟表面要力求平整,不留各种死角,以减少细菌的残留为原则。因舍内经常要消毒冲刷,因此,地面与墙面的面层要坚固、耐用,墙面批白水泥。
5. 密闭式通风系统:推荐采用通风小窗+湿帘+温控系统的纵向负压通风方式。
1)通风口:在侧墙上安装通风小窗,小窗中心间距3米,小窗安装在墙体圈梁以下,下沿与顶层鸡笼上部保持平行,距离地面1.9米。
2)风机:在后山墙安装风机7台,风机轴心与鸡笼中心持平,离地面高度:大风机25厘米,小风机60厘米。
3)水帘降温系统:在鸡舍前端安装水帘,水帘安装在鸡舍前山墙内部,水帘高2.55米,宽度与鸡舍前山墙同宽,分三小块,水帘厚度为150毫米。
4)温控系统:采用AC2000简版温控器。
6. 锅炉供暖系统:鸡舍采用100毫米热镀锌翅片暖气管道供暖,管道要均匀安装在鸡笼下层,每列为一个循环,两侧墙高50厘米处各安装一组翅片暖气管道。
7. 密闭式光照系统:灯泡应高出顶层鸡笼45厘米,位于过道中间和两侧墙上。灯泡距地面2.4米,间距3.0米,灯泡交错安装,两侧灯泡安装墙上。
、规模化鸡舍设备选型
打造专业化育雏育成鸡舍,不仅要有合理的规划,还要有优质的设备支持。希望养殖户朋友们能够借鉴这些经验,为自己的养殖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