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优化育雏环境、科学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是提升畜牧养殖雏鸡成活率的核心控制点

一 考察种群、优选种苗

优化育雏环境、科学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是提升畜牧养殖雏鸡成活率的核心控制点

咱们搞畜牧养殖,就像带娃一样,得从源头抓起。咱们得挑个好种,这就像选个优秀的爹妈,孩子才能健康聪明。那怎么选种呢?得考察种鸡场的供种能力、孵化能力、技术力量,还有饲养条件,种鸡群的日龄,这些都要看仔细了。还得实地考察种鸡的精神状态,产蛋率,还得现场采血化验,看有没有什么垂直传播的疾病。雏鸡到场后,咱们还得有一套严格的验收标准,包括初生重、均匀度,鸡群的精神状况,还有ND、AI母源抗体水平,ALV_J、REV、IBV、MGR、IBD阳性率和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这些都是必须过的关。

二 全进全出、彻底消毒

育雏场就像个幼儿园,咱们得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全进全出,就是说要保证同一批次的鸡苗一起进,一起出。鸡群全部转出后,先把鸡舍冲洗干净,然后用不同的消毒药消毒3~4次,熏蒸消毒48小时后通风,通风后还要采样检测消毒效果。场区也要彻底清理消毒,杂草、垃圾、鸡毛、鸡粪都得清理干净,用2%的火碱水喷洒消毒,这样才能保证育雏环境的安全卫生。

三 严格控制育雏环境

1 温度控制

温度就像育雏环境的温度计,得把控好。初生雏的体温比成鸡低1.96℃,所以育雏温度是关键。1~3日龄最适宜的温度是35~37℃,4-7日龄可以将温度下调到33~35℃,以后每周下调2~3℃,直到室温为止。

2 湿度控制

湿度就像育雏环境的湿度计,得把控好。1~3日龄舍内相对湿度约为70%,4~7日龄为65~70%,以后维持在55%~60%,不低于45%。

优化育雏环境、科学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是提升畜牧养殖雏鸡成活率的核心控制点

3 光照控制

光照就像育雏环境的阳光,得把控好。前期光照强度越大越好,最好能够控制在30LuX,后期要控制在5~10Lux。

4 通风控制

通风就像育雏环境的空气流通,得把控好。春秋季和冬季通风可以多开侧窗,防止前后温差太大,在暑天高温高湿的情况下可以开启鸡舍后端的侧窗,靠风速降温。

四 充足的饮水和合适的喂料

育雏就像带娃,得喂饱喂好。使用饮水乳头能保证雏鸡饮水干净卫生,同时减少了钟式饮水器向乳头饮水过渡的应激。喂料时不要使其猛吃,让其吃七八分饱即可;在育雏前期最好使用营养全价的颗粒破碎料。

优化育雏环境、科学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是提升畜牧养殖雏鸡成活率的核心控制点

五 及时挑鸡

雏鸡就像幼儿园里的孩子,有些体质较差的可能会掉队。因此,进雏后3天内每天要对全群挑鸡2遍,把一些弱小鸡和脱水鸡及时挑出,并使用钟式饮水器单独饲养,这样可大大降低雏鸡死亡率。

六 良好的卫生条件和防疫措施

雏鸡抵抗力较弱,所以在育雏前期要尽可能保证鸡舍良好的卫生条件,在育雏前期要隔一天消毒一次,在育雏期要做好ND、IB、AI、FP、IBD、Ic、支原体等疫苗的免疫工作,以确保雏鸡尽早产生免疫抗体。

通过连续两年饲养四个大批次的276.6万只育雏鸡,0~6周累计平均成活率高达99.27%,跟踪这些鸡群到育成期、产蛋期也都表现出稳定良好的生产成绩,充分证明育雏前期管理的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