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育雏技术升级版:创新养殖模式
作者:畜养巧匠•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4
一 消毒
咱们的春季育雏, 得把鸡舍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来熏蒸消毒。门窗要关得严严实实,12到24小时后再通风换气。所有的用具也得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这些步骤做好后,才能把小鸡接进来。二 饮水
小鸡开食前,得先给它们喝点水。头几天,可以在水里加一点高锰酸钾,这样能消毒饮水,还能清洗肠胃,帮助小鸡把胎粪排出来。长途运输的小鸡,可以在水里加一点葡萄糖,帮助它们恢复体力。还可以加一点雏鸡开口灵或沙拉沙星,预防肠道疾病。别忘了,水要加热,温度得和小鸡待的房间温度差不多。三 开食
小鸡出壳后24到36小时就可以开食了。饲料要新鲜,颗粒大小适中,这样小鸡才能容易啄食。饲料得营养丰富、易消化,比如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开食的饲料可以煮熟到八成熟再喂,这样小鸡更容易消化。每天喂5到7次,开食料喂2到3天后,再逐步换成雏鸡混合料,每天喂4到5次。从出壳后第4天起,可以在饲料里加一点切碎的青菜叶或嫩草叶,大概占饲料总量的10%左右,以后再逐步增加。四 营养
小鸡的消化机能还没完全发育,所以得喂它们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再搭配一些青绿多汁的饲料。用单一的饲料或者营养不全的饲料,对小鸡的生长发育可不利。五 温度
春天虽然温度回升了,但还是比较冷,保持合适的温度是育雏成功的关键。小鸡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环境温度变化很敏感,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进雏前,鸡舍要先预温,达到育雏的温度要求。比如,第一周龄内的雏鸡,鸡舍温度要保持在35℃到36℃,之后每周递减2℃到3℃,直到21℃到22℃为止。温度合适的时候,小鸡会分布均匀、活泼好动。六 湿度
通常情况下,10日龄前,因为育雏温度较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往往太低,得注意补充水分,使育雏室内的相对湿度达到60%到65%。10日龄以后,随着日龄增长,小鸡的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量、排粪量等都增加,加上育雏温度又逐周下降,很容易造成室内潮湿和料槽垫料的霉菌中毒,小鸡对这种潮湿环境也不适应。因此,育雏室要加强通风,勤换垫料,加水时要防止水洒在地面或垫料上,尽可能将育雏室相对湿度控制在55%到60%。七 密度
饲养密度要根据小鸡的日龄、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鸡舍结构等来适当调整。比如,平养雏鸡的合理密度是0到4周龄20到25只/平方米,5到7周龄10到20只/平方米。网上育雏的合理密度是0到4周龄24到28只/平方米,5到7周龄15到20只/平方米。八 光照
合理的光照时间是:1到3日龄24小时光照,4到14日龄的光照时间为16到19小时,15日龄以后采用自然光照。光照强度,按每15平方米的鸡舍,第一周时用一只40瓦灯泡悬挂在2米高的位置,第二周开始换用25瓦灯泡即可。九 通风
在育雏阶段,由于鸡舍温度较高,雏鸡密度较大,鸡粪和饲料极易腐败发酵,产生大量的氨气、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气体。因此要加强育雏室的通风,以保持育雏舍内空气新鲜。为解决通风与保温的矛盾,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度1℃到2℃,待通风完毕后基本降到原来的舍温,通风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门窗开启度应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十 防疫
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疫苗品种应与鸡群日龄相符;各种疫苗的接种方法都有其严格规定,应按照说明去做;疫苗的稀释一般用专用稀释液或蒸馏水加脱脂奶粉,稀释好的疫苗必须在规定时间内用完;每只鸡都应接种疫苗;注意疫苗的存放;进行滴眼、滴鼻免疫接种前后各24小时不要进行喷雾和饮水消毒,除正确使用和选用好疫苗外,同时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spf疫苗。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