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畜牧养殖中,分析幼崽成活率低原因

哎哟,各位养殖户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这个让多少人头疼的问题——幼崽成活率低。咱们都知道,养殖行业就像一场马拉松,从蛋到崽,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尤其是幼崽的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咱们的收益。那么,幼崽成活率低的原因有哪些呢?咱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畜牧养殖中,分析幼崽成活率低原因

蛋内有血环,胚胎在1~4 天死亡

咱们得看看蛋内的情况。有时候,蛋里会有个血环,这可不是一个好兆头。胚胎在1~4天就可能会死亡。原因有几种:种蛋存放时间过长,或者存放的温度、湿度不当;运输过程中过度震荡碰撞;入孵初期温度过高;种蛋消毒过甚;种鸡营养缺乏或失调;还有可能是母源性或蛋壳带来的病原微生物感染了胚胎。

胚胎多在孵化后2 周死亡

孵化后2周,胚胎又会出现死亡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孵化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高;种鸡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气室正常,胚胎死于壳内

有时候,气室看起来正常,但胚胎却死于壳内。这通常是种鸡营养缺乏或失调,特别是维生素缺乏容易导致这种情况。

气室大,胚胎死于壳内

气室大,胚胎死于壳内,这又是为什么呢?孵化温度过高,湿度过低,种蛋营养不良,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

胚胎多在孵化第2 周死亡

孵化第2周,胚胎又出现死亡。这可能是种蛋存放温度较高;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种鸡营养不良或失调,维生素缺乏;母源性或蛋壳带来病源性微生物感染胚胎;翻蛋次数过少或角度太小。

气室小,胚胎死于壳内

气室小,胚胎死于壳内,通气不良,有害气体过多,湿度过大,这些都是可能导致幼崽成活率低的原因。

畜牧养殖中,分析幼崽成活率低原因

入孵第1~6 天死胚增多

入孵第1~6天,死胚增多,这可能是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种蛋存放时间过长,种蛋蒸熏消毒过甚;种鸡遗传性孵化率低。

啄单孔,无力将孔口扩大

啄单孔,无力将孔口扩大,临近啄壳时温度突然猛增。湿度太低,通风换气不良,种鸡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缺乏时,这种现象最多见。

一下,幼崽成活率低的原因有很多,咱们得从种蛋、孵化过程、种鸡营养等多个方面去分析。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提高幼崽成活率的方案:

畜牧养殖中,分析幼崽成活率低原因

  1. 加强种蛋管理,确保存放温度、湿度适宜。
  2. 注意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和碰撞,减少胚胎损伤。
  3. 合理控制孵化温度和湿度,确保胚胎正常发育。
  4. 加强种鸡营养,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5. 定期检查孵化设备,确保通风良好。
  6. 适当增加翻蛋次数和角度,提高胚胎存活率。

各位养殖户朋友们,幼崽成活率低可不是小事,咱们得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我的分享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养殖顺利,财源滚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