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育雏,养殖场需密切关注五大温差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养殖场里的育雏工作也进入了关键时期。这个季节,天气多变,温差大,稍有不慎,就会给鸡宝宝们带来健康隐患。所以,养殖户们可得瞪大眼睛,密切关注五大温差,确保小鸡们健康成长。
一、舍中温差
舍中温差主要是指鸡舍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情况。想象一下,鸡舍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角落的温度都得恰到好处。尤其是饲养规模在8000只以上的鸡舍,更要特别注意。一般来说,靠近暖风炉的位置温度较高,而离热源远一点的位置温度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散热片尽可能向后移动,让热风向后输送。当然,这需要消耗更多的煤炭,效果也不一定理想。最好的办法是在离热源较远的位置生上一个或几个小炉子。
另外,夏季降温时,鸡舍四周温度低,中间温度高,通风时要充分考虑。夏季通风降温时,要注意最低进风口要低于鸡群的高度,风机前面约1~1.5米的位置不要有鸡,这些都会是通风死角。
二、密度温差
密度温差主要是指鸡群在舍内的分布均匀情况和整体的饲养密度是否合理。鸡的正常体温是42℃,控制密度温差的一个原则是不让鸡相互拥抱取暖。一般来说,地面饲养的鸡群密度不超过10只/㎡,网上饲养的鸡群密度不超过13只/㎡。夏季根据降温设备情况可适当少一些,冬季如果通风设备不很理想,建议不要盲目扩大密度,以免诱发气囊炎、大肠杆菌、腹水等疾病。
在饲养过程中,建议及时用网片将鸡分成几段或几片,不让其来回自由奔跑,以免鸡都挤在一起时热,分散开来又凉。当然,密度温差也受扩群及时与否的影响。
三、扩群温差
扩群温差是指鸡群扩群前后产生的温差。临床上,15%的呼吸道与扩群有一定关系。当温度能够满足时,鸡群密度应越小越好,但最大的密度承受在于,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不管是吃料还是喝水,都不应该有鸡在后面等着或者挤着吃料喝水。
扩群的注意事项:
- 扩群前,适当提高鸡舍内温度,并持续到扩群后24小时以上,逐渐下降直正常温度。
- 扩群前,对即将要扩的位置育温,不低于鸡舍内现有温度,当温度能够满足鸡时,先将塑料隔断拉下,注意2小时内不要往过放鸡。
- 一般塑料隔断有两层,相距不超过5米,隔断必须全密封,尤其是网面以下更不能进一点凉风,挡鸡的网面一般距离塑料隔断有1米以上的距离,不能让鸡直接接触塑料隔断。
- 扩群时尽量选择在天气晴朗的时候,免疫前后不扩群,鸡群在亚健康时慎重扩群。
四、鸡背部、腹部温差
鸡背部、腹部温差主要是指笼养鸡、网上饲养的鸡。临床上,很多温度表都挂在鸡背的高度,而鸡最脆弱、最怕受凉的是腹部。温度表及温度探头,悬挂的高度不同,所测的鸡舍温度也不同。在秋冬季节,必须将探头放在网面以下5公分处。笼养鸡宜在上两层育雏,待换毛结束后再移到最下面的一层,因此建议温度探头的位置应该在第二层下5厘米处。
五、接鸡温差
接鸡温差主要指养殖户在鸡苗进舍前,舍内温度过高,与鸡苗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温差。一般鸡苗进舍前,建议提前4小时升高温度至35℃,以后缓慢降至27℃-30℃。来鸡后将鸡平放在网面或地面上,揭开纸箱盖子后,缓慢升温至33℃-35℃。
春季育雏,养殖场需密切关注五大温差,做好保温、通风、扩群等工作,为鸡宝宝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呵护,小鸡们一定会茁壮成长,为养殖户们带来丰厚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