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挑选与育雏管理,关键在于严格筛选、科学饲养
作者:牧海耕山•更新时间:2月前•阅读20
一、雏鸡的挑选
刚从蛋壳里出来的小家伙们,它们的第一站就是孵化场。在这里,它们要经历挑拣分级,个体选择,健雏选留,弱雏和病雏剔除,甚至有的还会接受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接种。这时候,我们就要用一双火眼金睛来评价1日龄雏鸡的喷量啦!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1. 反射能力:把小家伙放倒,它能在3秒内迅速站起来的是健雏;如果它疲惫或是弱雏,可能要3秒后才可能站起来。
2. 眼睛:健雏清澈,睁着眼,有光泽;弱雏眼睛紧闭,迟钝。
3. 肚脐:茧绸哜部愈合良好,干净;弱雏脐部不平整,有卵黄残留物,脐部愈合不良,羽毛上沾有蛋清。
4. 喙:健雏喙部干净鼻孔闭合;弱雏喙部发红,鼻孔较脏、变形。
5. 卵黄囊:健雏胃柔软,有伸展性;弱雏胃部坚硬,皮肤紧绷。
6. 绒毛:健雏绒毛干燥有光泽;弱雏绒毛湿润且发粘。
7. 整齐度:健雏全部雏鸡大小一致;弱雏超过20%的雏鸡体重高于或低于平均值
8. 体温:健雏体温应在40~40.8℃;弱雏体温过高或过低,高于41.1℃,或低于38℃,雏鸡到达后2~3个小时内体温应为40℃。
二、雏鸡的运输
小家伙出壳后1小时就可以开始它们的旅程啦!一般来说,在雏鸡绒毛干燥可以站立至出壳后36小时前这段时间为佳,最好不要超过48小时,以保证它们按时开食、饮水。挑选好的雏鸡,用专用、优质的运雏箱盛装,每个箱子中分四个小格,每格放20~25只雏鸡。也可以用专用塑料筐。 夏季运输尽量避开白天高温时间。运输前要对运雏车辆、运雏箱、工具等进行消毒,并将车厢内温度调至28℃左右。在运输过程中尽量使雏鸡处于黑暗状态,这样可以减少途中雏鸡活动量,降低因相互挤压等造成的损伤。车辆运行要平稳,尽量避免颠簸、急刹车、急转弯,30分钟左右开灯观察1次雏鸡的表现,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运雏车到场后,应迅速将雏鸡从运雏车移出。雏鸡盒放到鸡舍后,不能码放,要平摊在地上,同时要随手去掉雏鸡盒盖,并在半小时内将雏鸡从盒内倒出,散布均匀。根据育雏伞育雏规模,将正确数量的雏鸡放入育雏围栏内。空雏鸡盒应搬出鸡舍并无害化处理。三、入舍与管理
小家伙们到达新家后,我们就要时刻关注它们的行为,不管是白天还是夜间。如果鸡群均匀地分布在鸡舍内各个区域,说明温度和通风设置的操作是正确的;鸡群扎堆在某个区域,行动迟缓,看上去很茫然,说明温度过低;鸡总是避免通过某个区域,说明那里有贼风;鸡打开翅膀趴在地上,看上去在喘气并发出唧唧声,说明温度过高或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1. 低温接雏:
2. 适宜的育雏温度:
雏鸡入舍24小时后,如果仍然扎堆,可能是由于鸡舍内温度太低。当鸡舍内温度太低时,若未对垫料和空气温良进行加热,将导致鸡的发育不良和鸡群整齐度差。雏鸡扎堆会使温度过高,雏鸡一到达育雏舍后就应该立即将其散开,同时保持适宜的温度并调暗光照。 温度是否合适,不能由饲养员自身的舒适与否来判断,也不能只参照温度计,应该观察雏鸡个体的表现。温度适宜时,雏鸡均匀地散在育雏室内,精神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 温度适宜时,鸡群分布均匀,吃料有序,有卧有活动的,卧式也比较舒服;温度偏高,鸡群躲在围栏边缘处,但卧式也较好,只表示温度略偏高些,鸡群也能适应,但想远离热源。若温度再高,鸡群不再静卧,会出现张口呼吸、翅膀下垂的情况。3. 确保适当的相对湿度:
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必须保持适当的相对湿度,最少55%。寒冷季节,当需要额外的加热,假如有必要,可以安装加热喷头,或者在走道泼洒些水,效果较好。4. 通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