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秋冬季养鸡关键在于营造适宜温湿度、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鸡舍环境

秋风送爽,冬日暖阳,养鸡关键在“适宜”

随着秋风渐起,天气逐渐转凉,鸡舍通风也开始由纵向通风向过渡式通风转变。这时候,鸡舍环境的营造变得尤为重要,关键在于如何营造适宜温湿度、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鸡舍环境。

想要做好秋、冬季节的温度与通风管理, 要遵循自然规律和鸡只的生理需求,围绕“适宜、稳定、均匀”的环境控制原则进行管理。那么,如何为鸡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一、适宜的环境:从温度开始

环境适宜可以定义为鸡只生理上的适宜。为了确保鸡只体感温度舒适和通风量适宜,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制定合理的温度程序

在每次进鸡前,蛋鸡养殖企业都应制定出该批次鸡群的温度控制程序。例如,18℃~25℃是育成期和产蛋期的适宜温度,但在外界温度低、鸡舍保温性能差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降低温度以满足鸡舍换气量。

2. “看鸡施温”,灵活调整

通过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判断舍内温度是否适宜,然后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当舍内温度设置过高时,鸡群会张开翅膀、远离热源、张嘴喘气;当舍内温度设置过低时,鸡群会表现出扎堆和靠近热源,活动减少。

3. 舍内外温差调整通风量

在秋、冬季节,我们需要根据舍内外温差调整鸡舍的通风量。当外界温度低于鸡舍目标温度时,采取适宜的通风量;当外界温度高于鸡舍目标温度时,可以通过增加风机数量保持鸡群的舒适性。

二、稳定的环境:时间上的均匀

环境稳定可以定义为时间上的稳定。为了让鸡群每时每刻都处于适宜的环境当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实现昼夜时间内的稳定

秋季昼夜温差大,鸡舍的通风管理也应按照四季管理进行调整。例如,在升温期防止通风量过大、风速过大导致鸡群不适应;在高温期注意通风降温,确保鸡群感觉舒适;在降温期逐渐降低通风量,但要保证舍内空气质量;在低温期可以采取间歇式通风,防止鸡群长时间受到冷应激。

2. 实现循环时间内的稳定

在夜间和冬季温度较低时间段,通常使用间歇式通风方式,通过设置5分钟或者10分钟为一个循环,循环越小鸡舍温度越稳定。

3. 风机启停瞬间的稳定

采取机械通风时,容易被管理者忽略的一项工作是风机启停瞬间温度是否稳定。在增加风机时,既要考虑通风量是否合理,还需考虑增加的风机会降低鸡群多少的体感温度。如果不需要增加一个风机,可以使用变频风机进行过渡,以降低瞬间温度变化的应激程度。

三、均匀的环境:空间上的均匀

环境均匀是指空间上的均匀,确保舍内的每只鸡均处于适宜的环境当中。为了保障舍内环境均匀,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保证鸡舍的密闭性和保温性

鸡舍存在漏风口会影响温度和通风的均匀性,因此应对鸡舍门和风机采取必要的保温措施。一般鸡舍的前端和后端鸡只的体感温度最低,所以最好在门口挂好棉门帘,停用的风机使用保温板进行封堵。

2. 保持鸡舍各位置风速的均匀

生产过程中,可通过设置相对适宜的负压值确保鸡舍各位置风速的均匀。秋、冬季节,舍内通过鸡舍两侧通风小窗进风,通风小窗的风速主要受负压影响,负压值越高,进入舍内的风速越大。

3. 设置相对适宜的负压值

对于“负压值设定为多少是最为合适的”这一问题,目前暂无统一标准,只有相对适宜。秋、冬季节通风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进入舍内的冷风有足够的风速达到鸡舍中间,并经过充分预温后再吹向鸡群。

在秋、冬季节,养鸡关键在于营造适宜温湿度、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鸡舍环境。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管理,我们可以为鸡群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生产性能,降低疾病风险。

当然,养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2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