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鸡舍湿度受温度、通风、饲料水分等因素影响

1、湿度的影响因素

鸡舍湿度受温度、通风、饲料水分等因素影响

  夏天到了,温度越来越高,鸡舍里的湿度问题也成了养殖户们关注的焦点。你知道吗?鸡舍湿度受温度、通风、饲料水分等因素的影响,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聊聊。

  温度是影响鸡舍湿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当温度超过20℃或更高时,鸡主要靠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如果空气中水汽多,湿度大,就会阻碍鸡的蒸发散热,导致鸡只不适。下面这张表2展示了不同温度下,湿度对鸡的影响:

温度 湿度 影响
20℃ 60% 适宜
25℃ 70% 适宜
30℃ 80% 不适

  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鸡舍湿度的适宜范围也在逐渐减小。

  不同鸡对湿度的要求

  湿度在养鸡生产中经常被忽视,但其实它对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肉仔鸡的最适湿度为60%-70%。育雏初期为了促进卵黄的吸收,防止雏鸡脱水,湿度要求要高一些,为65%-70%;2周龄后随雏鸡排泄增多,相对湿度应控制在50%~60%,育成鸡舍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5%一70%。高温时相对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肉仔鸡生产的影响十分明显。

  下面这张表3展示了20℃中不同湿度对鸡生产的影响:

湿度 影响
50% 适宜
60% 适宜
70% 不适

2、湿度的危害

  低湿的危害

  刚孵出的雏鸡,体内约含水分76%。育雏初期,舍内温度较高,此时若出现相对湿度过低的情况,就容易造成机体脱水,出现卵黄吸收不良、羽毛发干、死亡等情况。

  成鸡也会因舍内相对湿度过低,而羽毛生长不良,发生啄羽。低湿时,空气干燥,鸡只裸露的皮肤和粘膜发生干裂,从而减弱了皮肤粘膜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湿度过低时危害鸡体的原理见图2。

  鸡只与外界环境接触最多的要属空气,因此,一些病原微生物随空气,经呼吸道侵入鸡只体内的机会也就最多。

鸡舍湿度受温度、通风、饲料水分等因素影响

  正常情况下,鸡只的呼吸道是湿润的,且覆有一层带粘液的纤毛上皮。大多数粉尘微粒等进入呼吸道时,被纤毛吸附在上呼吸道,鸡体通过纤毛摆动将粉尘排出体外,阻止微生物向体内进入。

鸡舍湿度受温度、通风、饲料水分等因素影响

  空气干燥时,呼吸道粘膜的湿润程度下降,抑制了纤毛上皮的运动机能,加之因干燥而造成的舍内粉尘大量增多,各种微生物同粉尘一起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气囊。严重的则因纤毛上皮脱落,粘膜干裂,病原微生物可由此直接侵入血液,引起鸡只发病。鸡大肠杆菌病、鸡白痢沙门氏杆菌病在该环境中发病机会大大增加。

3、湿度的调控

  那么,如何调控鸡舍湿度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通风换气:通过调节鸡舍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降低湿度。

  2. 加湿:在鸡舍内设置加湿设备,如超声波加湿器等,增加空气湿度。

  3. 选用合适的饲料:选用含水量较高的饲料,如玉米、豆粕等,增加鸡只体内的水分。

  4. 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降低饲养密度,减少鸡只排泄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鸡舍湿度对鸡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养殖户们要重视起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鸡舍湿度适宜,为鸡只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