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产蛋异常原因及应对策略探讨
家人们,咱们聊聊养鸡那些事儿!你知道嘛,咱们的肉种鸡产蛋可不只是简单地下蛋那么简单,有时候它们也会闹点小情绪,产蛋性能出现异常。别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其中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保证让你涨知识!
一、开产日龄推迟,这是啥情况?
有些鸡群啊,愣是到了26周才下第一颗蛋,有的甚至拖到29-30周!真是让人头大。原因主要有俩:
1. 体重控制不当:雏鸡时期的体重没达标,要么骨骼发育不良,要么羽毛长得不好。15周以后,周增重偏低,这可不行啊!
2. 光照制度不合理:逆季鸡群,12周后还用自然光照,光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容易导致推迟开产。
解决方法:
1. 从育雏开始就重视体重增长,提供舒适的环境,喂优质饲料,做好疫苗免疫和疾病防控。
2. 逆季鸡群12周后要补光,光照时间恒定,体重达标后及时进行光刺激。
二、产蛋率上升缓慢、高峰低,咋回事儿?
1. 均匀度差:鸡群体重、体形、躯体丰满度不均匀,对光照和饲料反应不同步。
2. 喂料量增长不适宜:缺乏科学依据,盲目照搬饲养手册。
3. 饲料因素:能量不足,原料问题。
4. 疾病因素:生殖性传支、传染性法氏囊病、呼吸道病等。
解决方法:
1. 提高鸡群均匀度,从育雏开始抓起。
2. 制定科学的料量增长计划,监测体重、体况、蛋重等。
3. 选择优质全价饲料,保证能量供应。
4. 加强疾病防控,做好免疫工作。
三、产蛋率异常下降,咋整?
1. 疾病因素:新城疫、禽流感、传支、减蛋综合症等。
2. 管理因素:光照、断水、温度变化、饲料问题、应激等。
3. 高峰后减料不合理。
解决方法:
1. 加强疾病防控,做好免疫工作。
2. 优化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3. 合理减料,保证营养摄入。
要想让肉种鸡产蛋顺畅,咱们得从源头上解决问题,从育雏开始就做好管理,才能让鸡儿们健康快乐地下蛋!家人们,养鸡不易,且养且珍惜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