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种鸡养殖关键:科学饲养、合理防疫、精准管理
育雏育成要点
咱们养鸡这事儿,讲究的就是个科学。得把公鸡母鸡分开来养,一直到它们22周龄性成熟。这就像是给它们各自开个小灶,营养跟得上,长得才好。
▲饲喂和饮水管理
饲喂位置
饲喂位置
▲料盘:1-10日龄,每只母鸡对应1/50到100个料盘。
▲链槽式喂料器:
10日龄到4周龄,每只母鸡对应7.6厘米的喂料器长度。
5-22周龄,每只母鸡对应15.2厘米的喂料器长度。
▲盘式喂料器:
10日龄到4周龄,每个喂料器对应20只母鸡。
5-22周龄,每个喂料器对应10只母鸡。
▲公母混养:
链槽式喂料器:16.5厘米/只。
盘式喂料器:9只/个。
饲喂方法
▲育雏料:1-21日龄。
▲每日饲喂:1-28日龄。
▲29日龄前不要使用4/3制或隔日饲喂方法。
▲2-4分钟内应将饲料全部分配给整个鸡群。
▲额外加料饲喂。
▲饮水位置
▲充足的育雏饮水器。
▲钟型饮水器:80只/个。
▲乳头饮水器:10只/个。
▲杯式饮水器:25只/个。
▲体重
每周抽样称重,计算平均体重和均匀度。
4周体重最重要,鸡群要健康,均匀度要良好。
▲体重达到相应品种标准要求。
▲确保鸡群15-22周时的体型要有适当的丰满度。
▲避免忽高忽低不稳定的生长模式。
▲鸡舍环境
光照
▲不要提前给光。
3-22周期间,每天8小时光照,0.5-1.0烛光。
▲密切注意遮黑系统,不要有漏光现象。
▲温度和相对湿度
▲接雏前一定提前预温,切不可为了节省燃料费用减少预温时间。
▲关注垫料及墙面、设备温度。
▲每周降低2.7℃直至达到20℃左右。
▲舍内最低保持相对湿度为50-60%。
▲通风
▲舍内的空气交换速率为每45-60秒钟换气一次。
▲空气流速不应太快,以防鸡只受凉。
▲措施与免疫
▲断喙
▲第5-7日龄对公鸡进行断喙。
▲球虫控制
▲抗球虫药物。
▲球虫活苗。
▲至关重要:防止鸡群出现均匀度和继发性吸收不良等问题。
▲免疫程序
▲灭活苗。
▲活苗。
▲免疫程序必须根据当地该疾病的流行程度而定。
▲免疫的实施技术和适宜的体重有助于降低潜在的负面影响。
▲产蛋期的管理
▲公母比例
▲22-26周龄期间,每100只母鸡对应6-8.5只公鸡。
▲27-65周龄期间,每100只母鸡对应8.5只公鸡。
▲公母比例可根据实际公鸡质量及受精率等情况灵活调整。
▲整个生产周期随时淘汰不合格的鸡。
▲饲喂和饮水管理
▲采食位置
▲链槽式饲喂器:15.2厘米/只母鸡。
▲盘式饲喂器:10只母鸡/个。
▲饮水位置
▲钟型饮水器:80只母鸡/个。
▲乳头式饮水器:10只母鸡/个。
▲杯式饮水器:25只母鸡/个。
▲鸡舍环境
如需将育成鸡群转群至产蛋鸡舍,转群工作应在六小时之内完成,转群后要密切观察鸡只,确保所有鸡只能够采食和饮水。
▲光照
▲暖光灯:2600-2800K。
▲体重
▲确保产蛋前母鸡的体重生长曲线,获得良好的高峰产蛋性能。
▲高峰后期及时减料,确保产蛋高峰后的体重曲线,以求持续稳定的产蛋性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