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关注蛋鸡养殖淘汰环节,警惕疾病导火索

咱们养鸡的都知道,鸡群在养到一定的日龄,生产指标达不到标准,就得淘汰掉,这咱们就叫它“淘汰鸡”。淘汰鸡嘛,按常规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群淘,就是鸡群日龄大了,产蛋率下降,蛋壳质量也跟着不行,这时候就得整栋淘汰;另一种是零淘,就是在饲养过程中,发现有停产或者健康状况不好的鸡,为了降低成本,也得淘汰,这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赖、弱、寡产的鸡。还有,育雏期和育成期那些弱鸡、体重偏轻的鸡,也是没饲养价值的,也得淘汰。不过,这个淘汰环节啊,往往容易被忽视,要是没做好消毒和隔离,病原体就可能突破场区的生物安全,影响到再养鸡群或下批鸡的健康。

关注蛋鸡养殖淘汰环节,警惕疾病导火索

一、淘鸡环节有风险:

淘鸡环节啊,其实是有风险的。咱们都知道,病原体在传播过程中,感染几率有大小之分。按感染几率从大到小的顺序,传播途径一般分为鸡与鸡、人与鸡、物品与鸡、空气与鸡、动物与鸡。而淘鸡环节,就是鸡与鸡传播的主要途径,也是禽流感、鼻炎等重要疾病的传播途径。那些鸡贩子运输携带疾病潜伏期的鸡群,穿梭在各地屠宰场或鸡场,淘汰运输车就变成了传染原,对鸡场的生物安全是个大挑战。虽然消毒和清洗是必须的,但时间短、药效差,消毒后效果也难以评估,这大大增加了疾病的传播几率,对鸡场来说,可就是重大危害了。

二、淘鸡环节有措施:

做好淘汰环节的隔离措施 在鸡群淘汰时,隔离是主要的防控措施。 1、严格禁止淘汰运输车携带其他场区的鸡群进入本场进行淘汰。 2、淘鸡车和淘鸡筐必须清理干净并消毒。 3、淘汰场地控制在距离养殖场1000米以外,最大限度地减少淘汰运输车与本场距离。 4、淘汰过程中,减少场区人员、车辆、物品与淘汰运输车接触,降低传播风险。 根据场区地理环境不同,淘汰地点也会有诸多限制。为了禁止内部人员、车辆与外部交接,要做好绝对隔离,每一次淘汰都需要在淘汰场地做好临时隔离带。 淘汰场地隔离要求:场地四周要全包围,围挡在1.8米以上,保证进入淘汰场地内一切事物的绝对隔离;另外,淘汰场地地面要硬化,便于淘汰结束后鸡毛、鸡粪的清扫与消毒。 举例1:养殖场外围有200-400平方米左右的硬化场地,使用彩钢板进行四面隔离,前面底部预留30公分的口为淘汰鸡进口,保证淘汰鸡能够正常进入淘鸡场地。外部淘汰人员与内部人员不接触,淘汰结束后外部车辆从后门离开,实现车辆与人不接触、行走路线不交叉的原则。 举例2:在山地附近的养殖场,因受地域限制无法选择合适的淘鸡地点,可通过铁管与编织布进行搭建,淘汰地面无法硬化的可以在铺一层编织布的基础上,铺一层硬板作为硬化:保证地面的鸡毛和鸡粪能及时清扫和消毒。 淘鸡期间场区内与场区外使用专业的周转车,有条件的场内可以通过传送带将淘汰鸡运送到场外的周转车上,一般使用的周转车淘鸡后一周内禁止进入厂区,实现场内与场外“0”接触,减少病原带入厂区。

关注蛋鸡养殖淘汰环节,警惕疾病导火索

做好淘汰环节的消毒措施 淘汰运输车驶离淘汰地点后,及时清扫淘汰场地,并用高浓度的消毒剂全覆盖式消毒三遍以上。无法避免与淘汰运输车接触的人员,需要洗澡、更换服装后,隔离两天以上再进入场区。 鸡群淘汰不仅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也是防疫控制的关键节点。只要做好隔离与消毒,切断传播途径,才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保障鸡群健康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2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