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需关注维生素种类与作用,合理搭配使用
维生素,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让人感觉它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没错,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和生长发育的必需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畜牧养殖中维生素的种类与作用,以及如何合理搭配使用,让我们的畜牧养殖更加科学、高效。
一、常用的维生素及其作用
维生素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四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等。每一种维生素都起着其他物质不能替代的特殊营养生理作用。
1、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有保护皮肤和粘膜的作用,对动物的视力也有很大帮助。
2、维生素D:又称骨化醇或抗佝偻病维生素,能促进动物消化道对钙、磷的吸收,对骨骼发育非常重要。
3、维生素E:又称生育酚,能调节细胞核的代谢功能,促进性腺发育和提高生殖能力。
4、维生素K:又称抗出血维生素,能促进合成凝血酶原,达到正常凝血。
5、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可促进糖类和脂肪的代谢。
6、维生素B2:又称核黄素,参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的代谢。
7、维生素B3:通称泛酸,是辅酶A的组成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8、维生素B4:也称胆碱,是磷脂、乙酰胆碱的组成成分,也是甲基的供体。
9、维生素B5:通称为烟酸或尼克酸,是辅酶I和辅酶II的组成成分。
10、维生素B6:是氨基酸代谢中的辅酶,参与蛋白质、糖和脂肪的代谢。
11、维生素B11:也称为叶酸和维生素M,参与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
12、维生素B12:也称为氰钻胺素,参与机体蛋白质代谢,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利用率。
13、生物素:又称维生素H,参与蛋白质、脂肪等的代谢。
14、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参与糖、蛋白质和矿质元素的代谢过程。
二、维生素添加剂的合理使用
维生素虽然需求量较微,但参与机体多种代谢过程,是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催化剂。每一种维生素对动物的作用是其他任何物质所不可替代的,动物若缺乏维生素将对生长发育产生明显的不良后果。因此,必须在日常饲料中添加所缺乏的维生素,以供机体需要。
1、维生素饲料标准的确定:根据动物对维生素的需求值,确定维生素的饲养标准。
2、适当超量应用:为了保证动物摄食到足量的维生素,一般都应超量添加。
3、选择维生素制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自己预混多种单项维生素,还是选购多项预混剂。
4、注意维生素的有效含量、效价和稳定性:选购和应用维生素时,应注意其有效含量和效价,并合理折算。
5、注意胆碱和维生素C的独立添加:由于胆碱和维生素C容易吸湿和破坏其他维生素,所以一般不与别的维生素一起预混。
6、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维生素的饲养标准不应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实际配方品种、饲养环境、天气季节等因素灵活调整。
7、必要的稀释和保存:维生素制品对光热等外界因素较为敏感,容易失效,因此一般应贮存于低温、密闭、干燥的环境。
合理搭配使用维生素,对畜牧养殖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掌握了维生素的种类、作用以及合理使用方法,才能让我们的畜牧养殖事业更加兴旺发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