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畜牧养殖药物效果的多种因素,如饲料成分、环境温度、病原体耐药性等
在养殖场里,消毒是保证动物健康和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环节。但是,你是否知道,消毒的效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影响消毒药物效果的因素,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吧!
消毒药物的选择
我们要了解消毒药物的选择。消毒药对微生物有一定选择性,针对所要杀灭的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是消毒工作成功的关键。比如,如果要杀灭细菌芽孢,则必须选择高效的化学消毒剂才能取得可靠的消毒效果。季铵盐类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杀菌作用的阴离子具有亲脂性,而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含类脂多于革兰氏阴性菌,因此革兰氏阳性菌更易被季铵盐类消毒剂灭活。
消毒剂的配合
消毒剂的正确配合运用也是有效使用消毒剂的关键。比如,洗必泰和季铵盐类消毒剂用70%乙醇配制比用水配制穿透力强,杀菌效果更好。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制成甲酚的肥皂溶液,可杀灭大多数细菌繁殖体,对结核杆菌亦能在15min内杀灭。
消毒剂的浓度
一般来说,消毒剂的浓度和消毒效果成正比,即消毒剂越浓,其消毒效力越强。如石炭酸的浓度降低1/3,其效力降低1/729~1/81。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如70%乙醇比其他浓度乙醇消毒效力都强。但浓度越大,对机体或器具的损伤或破坏作用也越大。因此,在配制消毒剂时,要按消毒对象的重量或体积计算选择其最有效而又安全的浓度,不可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浓度。
环境温度、湿度和酸碱度
环境温度、湿度和酸碱度也会影响消毒效果。一般来说,消毒剂随温度升高其杀菌能力增强。温度每升高10℃,石炭酸的消毒作用可增加5~8倍,金属盐类增加2~5倍。湿度对许多气体消毒剂的作用也有明显影响。酸碱度可以从两个方面影响杀菌作用:一是对消毒剂作用,可以改变其溶解度、离解程度和分子结构;二是对微生物的影响,微生物能生长的pH值为6~8,pH值过高或过低对微生物的生长均有影响。
有机物的存在
常见的有机物如血清、血液、脓液、痰液、蛋清、粪便、饲料残渣等,对病原菌有机械性保护作用。所以在使用消毒剂时应先用清水将地面、器具、墙璧、皮肤或创伤面等清洗干净,再使用消毒剂。
接触时间
细菌与消毒剂接触时间越长,细菌死亡越多。杀菌所需时间与药物浓度也有关系,汞浓度每增加1倍,杀菌时间减少一半;石炭酸浓度增加1倍,则杀菌时间缩短到1/64。
消毒剂的物理状态
只有溶液才能进入微生物体内,发挥应有的消毒作用。固体和气体则不能进入微生物细胞中。因此,固体消毒剂必须溶于水中,气体消毒剂必须溶于细菌周围的液层中,才能发挥杀菌作用。
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状态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即使同一种类中不同类群如细菌中的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对各种消毒剂的敏感性并不完全相同。在同样条件下,微生物的数量不同,对同一种消毒药的消毒效果也不同。同一种微生物所处的不同状态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也不同,如同一种细菌的繁殖体比其芽孢对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弱得多;生长期的细菌比静止期的细菌对消毒剂的抵抗力也低。
消毒制度和责任心
生产中各个环节的消毒工作,必须制定严格的制度,如定期消毒制度、发生疫情时的消毒制度、各种常规消毒制度等,以保证和维持消毒效果。在进行消毒时,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执行消毒操作规程和要求,认真、仔细、全面完成消毒任务,杜绝由于操作不当或马虎而影响消毒效果的现象出现。
消毒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各种影响因素,才能保证消毒效果。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为养殖场的健康保驾护航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