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养殖选址、消毒及饲养管理要点
一、选址
选址是畜牧养殖的第一步,就像盖房子要先选地一样,选址得好,后面的工作才能顺心。规模化养鸡场,首选地势较高的地方,干燥平坦,向阳背风,排水要好。这样的地方,鸡儿们住着舒服,人也方便管理。记住,千万别选在低洼潮湿地,还有沼泽地,这些地方湿漉漉的,鸡儿们容易生病。土壤呢,最好是过去没被鸡的致病菌、病毒和寄生虫污染过的,透气性和透水性要好,这样地面才能保持干燥。鸡场还得有水量丰富、水质良好的水源,方便取用和防护。至于污染,得避开居民点的污水排出口,还有那些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企业下风向处或附近。
鸡场内部,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要按主导风向、地势高低及水流方向依次排列。管理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相隔一定距离。生产区是鸡场布局的主体,从上风至下风方向依次安排育雏舍、育成舍和成年舍。隔离区是卫生防疫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外界接触要有专门的道路相通。场内还得分设净道和污道,净道用于运输饲料、产品,污道运送鸡粪、病鸡、淘汰鸡及其他污物。
二、消毒
消毒是保证鸡场卫生的关键。人员、生产工具及车辆的消毒不能马虎。饲养人员进入鸡舍必须换上消毒过的工作衣帽,手部在无腐蚀的消毒液中浸泡3~5分钟,再用水冲洗。生产区应备有专门胶鞋,并通过脚踏消毒池进入生产区。进入生产区的通道必须是唯一通道。仓库、更衣室、饲料转运储存间等要安装紫外线灯,连同料车等工具进行必要的消毒。
空鸡舍的清洁消毒也很重要。鸡舍在全群出栏后至下一批进入前,对鸡舍及用具进行全面的严格消毒及空置。鸡舍空出后,保持3周时间的空舍期,要按照清扫、清除、高压清洗一干燥一消毒一密闭、熏蒸、空置的程序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彻底清除鸡舍中的病原微生物。
带鸡消毒也不能忽视。一般应做到每日1次或隔日1次。消毒顺序为:房顶、进风口、鸡群、笼、蛋网、笼架、地面;消毒枪与鸡笼呈45度角,消毒喷枪所喷出的雾滴应小而分散,不能喷出水柱。夏天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次数,以起到降温作用,冬季如外界气温较低时可通过加温后喷雾。带鸡消毒必须在鸡舍内无鸡蛋的时候进行,以免消毒剂喷洒到鸡蛋表面。带鸡消毒时使用碘制剂、季铵盐类和次氯酸钠,禁止使用酚类消毒剂。
鸡场废弃物处理也不能小觑。鸡舍内的鸡粪应根据季节、鸡舍环境控制等情况定时清除鸡粪,通过专用通道运出鸡场500米以外出售或无害化处理,不可堆放于鸡舍周围。活疫苗瓶及包装物应先经消毒液浸泡后放入包装袋与其它经过包装的垃圾运出鸡场集中处理。
三、饲养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1. 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雏鸡、育成鸡和成年鸡必须分区、分场饲养,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保证鸡场有充分的间歇时间,能够进行彻底清理消毒,减少疾病传播。
2. 控制鸡舍小环境。鸡舍的温度、湿度、密度等环境因素对鸡群的健康、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应从这几个方面做好小环境的控制。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可以实行鸡场内外环境绿化,控制鸡舍有害气体和微粒的污染。
3. 保证饲料营养卫生。根据鸡只不同品种、生长阶段和季节的营养需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满足鸡体生长、发育、产蛋以及维持良好的免疫机能所需要的营养。当鸡只断喙、转群、免疫、饲料变化时会发生应激反应,要及时予以补充维生素、氨基酸、电解质。除了保证饲料的营养外,还得注意饲料卫生,不从疫区购买饲料,每种饲料原料每次进场时要进行质量检验,控制饲料中细菌、霉菌及真菌含量不能超标,同时做好饲料的保管,防止污染和霉变,注意饲料贮藏时间。
4. 控制水质。饮水质量不良,常会引起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痢疾杆菌病等大量消化道疾病。鸡的饮用水应清洁无毒、无病原菌,符合人的饮用水标准,生产中要使用干净的自来水或深井水。选用密闭式管道乳头饮水器代替水槽,可以防止病原经饮水向鸡群扩散。饮水的净化与处理是控制鸡群消化道疾病的首要任务,常用的饮水消毒剂多为氯制剂、碘制剂和复合季铵盐类等。
5. 控制人员和物品的流动。鸡的许多烈性传染病多是由于人员交往、经营活动和物品流动从外界传播进入场内的。鸡场应专门设置供工作人员出入的通道,进场时通过消毒池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或参观。工作人员不得在生产区内各鸡舍间随意走动,工具不能交叉使用,非生产区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生产区。物品流动的控制包括进出鸡场的物品及场内物品。鸡场内物品流动的方向应该是从小日龄的鸡流向大日龄的鸡,从正常鸡的饲养区转向患病鸡的隔离区,或者从养殖区转向粪污处理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