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从育雏接鸡起步,开启畜牧养殖新篇章

一、接鸡前的准备工作:

在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两家养殖户同时接雏,雏鸡厂家相同、同一车运输,运输时间也差不多,但7日龄成活率却相差甚远。有的养殖户基本无伤亡,有的养殖户死淘率高达5%,甚至更高。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不能单纯追求育雏成活率,而忽视了接鸡前的准备工作,这是缘木求鱼、徒劳无益的。 一枚种蛋经过孵化、出雏、严格的鉴别挑选、免疫后成为一只4A级雏鸡。如何把4A级雏鸡养好,接鸡的工作尤为关键。本文将从接鸡前的准备及接鸡后前3天的饲养管理入手,帮助广大养殖户养好鸡。 1. 接鸡前彻底冲洗 遵循“五无”管理原则,按照从内到外的区域化管理方案进行冲洗管理。冲洗后进行严格检查,有条件的可以结合微生物采样来保证冲洗质量。 2. 接鸡前快速整理 主要分为内部整理和外部整理两部分。 内部整理主要针对鸡舍内,整理内容包括鸡舍笼架火焰消毒、设备检修、饮水管内外的消毒、挡鸡板高度调整、铺垫网和饮水壶的准备等等。鸡舍内整理完毕后要进行熏蒸消毒,熏蒸鸡舍至少密闭24小时,进雏前三天开始排风。这样可以使消毒药蒸汽挥发的更彻底,避免对鸡的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 外部整理主要针对生产区,遵循“四无”管理原则,外环境在保证质量的同时追求时间短、效率高。 3. 接鸡前人物齐全 根据接鸡时间,做好进鸡前人员的安排。进鸡当天由于工作量较大,可以雇佣临时工来保证接鸡的顺利。进鸡前的物品准备主要有饲料、疫苗、常温饮用水等。同时在接鸡前需要进一步调试备用电、加温设备。进鸡管理人员要根据进鸡的数量计划好栋舍,并计算好每架或每笼的鸡数,根据鸡数决定料盘和饮水器的数量。

二、接鸡第1天管理:

1. 接鸡环境要适宜 雏鸡所接触的环境主要针对光照、温湿度。光照方面考虑光照时长和光照强度两个方面。具体可以参考智慧蛋鸡会养鸡栏目中的养殖预案进行查询。温湿度管理按照标准程序进行落实。需要关注的细节是,进鸡前提前进行预温。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提前预热的天数,一般在夏季,在鸡苗到场前一天进行升温,冬季则需要提前2-3天的时间。目的只有一个,要达到我们理想的育雏目标温度,利用加热装置让鸡舍提前预温至35℃左右再缓慢下降至32℃的接鸡温度,增强鸡群上笼后的舒适度,更有利于鸡群采食、饮水、活动。 2. 接鸡流程要高效 提前做好接鸡流程的沟通,比如和运输车司机的沟通,避免运雏车辆受堵影响雏鸡质量。要及时了解运雏车辆的路线和到场的时间,提前做好接鸡车辆的消毒和接鸡人员分工,保证接鸡流程高效。 3. 接鸡上笼要快速 雏鸡到场后尽快让雏鸡进入鸡舍。由于外界冷应激对雏鸡的影响较大。卸车后,鸡盒在鸡舍内码放不要超过四层,雏鸡盒不要放在火炉旁也要避开热风口防止某些鸡盒内温度过高或缺氧。放鸡时要将较弱雏鸡放在温度较高的位置,可人工辅助饮水。上笼的原则是用最短的时间让小鸡能从运输车到达鸡笼内进行初饮开食。

三、接鸡第2-3天管理:

1. 饲养环境要稳定 保证前期鸡舍环境稳定,温度要做到适宜、均匀、稳定。根据第一天设置好的温度做好后续温度的缓慢脱温工作,尤其要关注通风。育雏的前2-3天根据外界温度可以考虑鸡舍不通风,把通风小窗打开至自然通风状态即可。如要通风做好温度,风机和进风口的三个匹配。 2. 人员关注要细致 关注鸡群的初饮和开食情况,保证前期鸡群的开食率。要求24小时开食率达到100%。对于初饮开食较晚的小鸡要人工帮助其饮水,做好前期鸡群调教工作。育雏管理具有不可逆转性,饲养管理人员要重点关注育雏的前期,如鸡舍的饲养环境是否舒适,鸡群精神状态是否有异常等。 3. 鸡群健康要反馈 为做好鸡群前期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人员要每天核对鸡群饲养环境参数,将鸡舍的实际温度、实际湿度、风机开启个数、通风量、实际饮水量与养殖预案进行核对。管理人员每日关注鸡群大群精神状态、大群死亡数量、淘汰数量、体增重与标准差距。如果鸡群异常,可将鸡群的外观症状和解剖症状通过智慧兽医的智能诊断进行初步的判定,避免鸡群出现较大的损失。 养好鸡是我们每一个饲养者的终极目标。接鸡流程简洁高效,接鸡后管理到位都可以保证鸡群前期健康状态,优良的生产指标,为后期的饲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希望广大养殖户关注接鸡管理,关注接鸡前的准备和前三天的饲养管理,把握好每一个管理细节,从而实现接好鸡和养好鸡的最终养目标。 来源:智慧蛋鸡,作者:王清亮、刘俊丽

从育雏接鸡起步,开启畜牧养殖新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