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蛋鸡羽毛生长与脱换速度受饲料营养、环境温度、光照时长及品种遗传等多重因素影响

  说起蛋鸡,咱们都知道它们是咱们餐桌上的重要食材,可你们知道吗?蛋鸡的羽毛生长和脱换速度,其实可是受着多重因素影响的呢!今天,就让我来给大家详细唠唠这个话题。   咱们得了解一下蛋鸡羽毛的生长和脱换规律。雏鸡出壳后,全身都是绒毛,随着日龄的增长,绒毛会逐渐脱换为育成羽。一般来说,绒毛的脱换规律是这样的:出生后第1周主翼羽和尾羽先长出;第2周肩部和胸外侧的绒羽脱换为育成羽;第3周背后部和嗉囊部绒羽脱换;第4周颈部绒羽脱换;第5周头部和腹部绒羽脱换;第6周胸部绒羽脱换;一般情况下,7周龄后绒羽全部脱换完。而5周龄以后头颈部绒毛还没有脱落的雏鸡,通常都是生长发育不良的弱雏。   有经验的管理者可以根据换羽来判断雏鸡的周龄,这个方法比用体重来判断更加准确。雏鸡胸部绒羽脱换后,主翼羽就开始脱换,一般从6周开始至16周脱换为育成主翼羽,育成主翼羽又在10~23周脱换为成羽。主翼羽脱换也有一定的规律,在育成后期,可根据主翼羽脱换的根数来判断鸡群是否达到性成熟。一般发育良好的母鸡,主翼羽还有2根左右未脱换时,母鸡即达到性成熟,主要是因为性成熟产生的性激素终止了主翼羽的脱换。另外,育成体羽在14~20周之间脱换为成鸡体羽。正常的产蛋鸡在40周前会失去10%~15%的羽毛,至50周时会失去20%~25%的羽毛,到淘汰时会失去40%的羽毛,所以老龄的产蛋鸡羽毛残缺不全是正常现象。一般3周羽毛重约为鸡体重的4%,4周羽毛重约为体重的7%,以后羽毛的重量大致保持不变。羽毛是鸡天然的隔热屏障,任何因素引起的羽毛脱落都会增加饲料的消耗。如颈羽脱落后采食量增加2%,胸羽脱落后采食量增加3%,二者均脱落采食量则增加10%,所以老龄鸡采食量增加。   了解了这些规律,咱们再来看看影响羽毛生长和脱换速度的因素。   一、影响羽毛生长和脱换速度的因素   1、生理问题   产蛋鸡体内雌激素的水平较高,而雌激素会抑制新毛的生长,因此在产蛋高峰之前一般不出现换羽现象;但在产蛋高峰之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有所下降,产蛋鸡会出现局部换羽的情况,尤其是颈部和背部。生产中常常看见春季开产的蛋鸡在进入秋季后会出现部分羽毛脱换现象。   2、饲养环境   育雏温度过高和育成期密度大会造成羽毛发育不良等。   育雏期温度过高   虽然雏鸡食欲、精神状态等一切正常,但雏鸡生长缓慢、羽毛发育迟缓。   此外,舍内温度突然变化造成的冷应激或热应激都会使鸡体生理机能紊乱。   湿度不合理   舍内湿度过低,会发现成鸡羽毛零乱、皮肤干燥,空气中尘土飞扬,诱发大肠杆菌病或其它呼吸道疾病;而湿度过高,则鸡只羽毛粘连、污秽,容易脱落,且利于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诱发球虫、曲霉菌病等。   光照时间的影响   光照时间长短对母鸡的性成熟、卵巢排卵、休产换羽等有很大影响。   3、设备问题   如鸡笼设计不合理或使用蛋鸡笼饲养肉种鸡,当在采食和饮水时鸡头颈部伸出笼外的过程中,颈部的羽毛常常与前网立丝摩擦,时间长了会导致母鸡颈部羽毛折断或脱落。   4、喂料量不足   当产蛋鸡每天的采食量受控制,长期不能饱饲的情况下会出现啄毛和掉毛现象,这种情况不一定伴随产蛋率的下降,可能会见到蛋重略小。   5、缺水   长时间断水特别是在夏季,可造成严重的应激脱毛,并伴有产蛋量严重下降。   6、应激   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种较强的非病理性应激频繁出现,则会引起产蛋率明显降低并诱发脱毛。如果育成期发生过啄羽情况也会造成产蛋期羽毛掉的快。   7、饲养环境差   鸡群饲养密度过大和采食饮水位置减少,导致鸡为了争抢饮水和采食相互打斗,个体差异加大,笼养鸡还可以看到颈部羽毛有明显脱落情况。舍内有害气体含量高,通风不良,温度不适,昼夜温差大,频繁停电或忘记关灯,改变开关灯时间,会引起产蛋率下降并引发脱毛。   8、其他因素   育成期周增重、累积营养不足,高峰料量不够,高峰后减料量太多等都会影响羽毛的发育。   了解了这些影响因素,咱们在养殖过程中就要注意防范,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蛋鸡羽毛的生长和脱换速度。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蛋鸡健康成长,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优质蛋品。

蛋鸡羽毛生长与脱换速度受饲料营养、环境温度、光照时长及品种遗传等多重因素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131787.html